2019年,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云南盘龙区的改革发展征程中,却是极不平凡的70年。即日起,“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云南盘龙区网上展厅正式上线。网上展厅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多种形式全角度展现盘龙区发展变革。
盘龙区网上展厅成就馆
盘龙区网上展厅包括“成就馆”“好人馆”“未来馆”“视频馆”4个部分,共有47张展板图片、270幅图片、12个视频。“成就馆”从经济、文化、民生、生态等各方面多视角展示70年来盘龙区各族人民群众风雨同舟、拼搏奋进结出的硕果。“好人馆”中展示了99位“盘龙好人”,每一个好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一桩一件折射出美德光芒,一点一滴汇聚出榜样力量。“视频馆”的12个创意视频从不同主题全方位呈现盘龙区打造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内生动力。
盘龙区网上展厅好人馆
未来一段时期,是盘龙区蓄势待发、跨越赶超、争先进位的关键时期。在“未来馆”展厅中,清晰呈现了盘龙区发展规划,锐意进取求突破,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盘龙区网上展厅视频馆
盘龙区网上展厅由中共盘龙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区融媒体中心主办,昆明信息港提供技术支持。网上展馆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运用3dmax建模型技术,360度全景展示展览现场。数字展馆设有导览地图,可以实现展区场景快速切换,点击场景中的热点,即能详细了解图片、文字等展项内容。
市民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访问网上展馆,沉浸式自主体验参观,了解展馆中的详细信息,感受70年来盘龙区变革、发展、奋进的全貌
文章来源:昆明信息港《“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盘龙区网上展厅正式上线》更多内容点击标题查看,如有侵权即删!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上,占地30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90平方米,现馆藏文物1600多件(套)。常设展览有“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和“王恒、冯杰伉俪捐赠的十三行时期文物专室陈列展”。馆藏文物全部由中外热心人士无偿捐赠。 馆内馆藏文物约1700件(套),以“文物+文献史料”的方式,展示了十三行的历史。
对于展览设计制作而言,展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展位设计和制作。一个精心设计的展位不仅能够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还能够有效地传达企业的品牌信息和产品特点。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设计制作要素。
7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
11月2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和意大利教育大学科研部主办,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济南市人民政府、中意技术转移中心承办的第十届中意创新合作周济南分会场开幕式举行。来自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600余位中意代表共商合作,深化两国科技创新交流。
数字化体验展厅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配合展厅空间布置与灯光形成沉浸式的体验空间,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全方位的调动参观者的视觉,听觉与触觉,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信息的洪流,完成一次美好的参观体验。12月29日下午,大理州博物馆数字化体验展厅开展仪式在大理州博物馆广场举行。
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局获悉,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将于10月19日开馆。20日起,公众可凭身份证入馆参观。博物馆共设有5个常设展厅,2个临时展厅,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2000多件,大批珍贵文物在博物馆首次展出。
疫情的出现,让国内很多企业开始着手线上展示,当下比较火的直播就火了很久了,而线上VR展厅的出现,也让博物馆有了新的机会,其实早在前几年,各大博物馆就开始研究线上展出的形式,而抖音作为当下最流行的视频平台,2月20日起,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通过直播,视频的形式让用户在家就可以游览包括湖南省博物馆内部的全国著名博物馆的精品馆藏。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基本陈列展厅改造提升已全面完成,将于2019年9月30日(星期一)恢复开放。小而美,美而精,精而雅,雅而暖”是此次改陈的指导思想。馆方对展厅、展品、展项进行优化调整,“螺蛳壳里做道场”,在小小的空间里,设计了不少新的亮点。
数字展馆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展馆形式,对于很多博物馆来说,建设智慧数字展馆,给更多人以全新的浏览方式,比如法国卢浮宫数字博物馆、纽约大都会数字博物馆等,都有线上数字展厅。近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11月4日正式推出VR网上展馆,馆歌《侨爱中华》同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