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云南盘龙区的改革发展征程中,却是极不平凡的70年。即日起,“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云南盘龙区网上展厅正式上线。网上展厅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多种形式全角度展现盘龙区发展变革。
盘龙区网上展厅成就馆
盘龙区网上展厅包括“成就馆”“好人馆”“未来馆”“视频馆”4个部分,共有47张展板图片、270幅图片、12个视频。“成就馆”从经济、文化、民生、生态等各方面多视角展示70年来盘龙区各族人民群众风雨同舟、拼搏奋进结出的硕果。“好人馆”中展示了99位“盘龙好人”,每一个好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一桩一件折射出美德光芒,一点一滴汇聚出榜样力量。“视频馆”的12个创意视频从不同主题全方位呈现盘龙区打造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内生动力。
盘龙区网上展厅好人馆
未来一段时期,是盘龙区蓄势待发、跨越赶超、争先进位的关键时期。在“未来馆”展厅中,清晰呈现了盘龙区发展规划,锐意进取求突破,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盘龙区网上展厅视频馆
盘龙区网上展厅由中共盘龙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区融媒体中心主办,昆明信息港提供技术支持。网上展馆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运用3dmax建模型技术,360度全景展示展览现场。数字展馆设有导览地图,可以实现展区场景快速切换,点击场景中的热点,即能详细了解图片、文字等展项内容。
市民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访问网上展馆,沉浸式自主体验参观,了解展馆中的详细信息,感受70年来盘龙区变革、发展、奋进的全貌
文章来源:昆明信息港《“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盘龙区网上展厅正式上线》更多内容点击标题查看,如有侵权即删!
地方文化通过展厅这种展现形式更好与观众发生交流,地方文化特色是当地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是当地民风民俗的浓缩品,建设展厅更好的将这种文化留存并传播下去,近日,8月6日上午,粤西航道文化展厅正式启用。为讲好粤西航道发展故事,2019年初,粤西中心党组决定建设粤西航道文化展厅。
随着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至三级,中国科技馆自7月23日起有序恢复开放,目前仅开放主展厅。同时,科技馆还将在暑期推出“云享科学”系列活动,将科普内容移至云端。
由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红色中国——革命文物藏品图片展》25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该展是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有关要求,创新革命文物传播方式,在汇集全国有关革命文物图片资料基础上,精选制作的一次革命文物专题展览。
中华电信与国立故宫博物院29日签订MOU合作备忘录,中华电将在故宫建构5G实验场域,利用5G扩增实境(AR)导览,并于11月将故宫正馆210展间作为5G实验场域,发展全新5G智慧博物馆,创国内首例。
合肥市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计划在26日动工,项目建成后,比“老馆”的展厅面积扩大了近4倍,展示主题更加丰富,在“老馆”前“排长队”的现状也将成为历史。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馆区遗址上,占地30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90平方米,现馆藏文物1600多件(套)。常设展览有“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和“王恒、冯杰伉俪捐赠的十三行时期文物专室陈列展”。馆藏文物全部由中外热心人士无偿捐赠。 馆内馆藏文物约1700件(套),以“文物+文献史料”的方式,展示了十三行的历史。
今年这个春节,原本接客量巨大的全国各地博物馆相继关闭线下展馆,取消多项原定在春节期间推出的文化活动。在无法出门的日子里,除了捧着手机刷微博、煲剧、打游戏、发呆之外,还能干什么? 杭州多家博物馆(浙博、浙美、国丝馆、自然博物院)因地制宜开展了线上展览、展示,足不出户,不仅重磅大展看个够,有的还打包了一年的精彩讲座,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
广府状元微型博物馆以“状元文化”、“广州本土文化”为主题元素,致力于打造草根文化、街坊文化,不少有特色的本土文化团队都以此为活动基地。
据外媒报道,现如今艺术家们可以使用各种复杂的工具来进行艺术创作,但在36,000年前还没有先进的iPad或平板电脑。史前人类利用洞穴进行艺术活动,而法国肖维岩洞(Chauvet Cave)恰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史前艺术遗址之一。由于它也不对公众开放,所以人们不不可能自己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