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国际智慧停车展览会 Parking China由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上海红杉会展、 中国城市停车行业协会联盟举办,举办周期为:一年一届,本届展会将在2022年08月31日举办,展会地点中国-上海-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展会预计展览面积达到28750平米,参展观众数量达到30374人,参展商数量及参展品牌达到280家。
上海国际智慧停车展览会 Parking China将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再度登场。展会锐意打造专注于城市停车生态建设的国际化商业交流平台,以“中国停车产业融合发展”为主题帮助企业紧扣行业发展脉搏,走在市场最前沿。
展览会将呈现市场上最领先的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将停车行业与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智慧社区&城市等多个行业领域融合。推广了“资源共享,生态共建,开放共赢”的停车商业模式。为提高停车位利用率、优化停车管理、提升停车用户体验、引领智慧停车用户习惯、改善停车环境和增强安全防护提供了解决之道。为展商提供促进行业资源整合,技术互通,平台开放以实现行业共赢的专业平台
上海智慧停车展将继续与上海智能建筑展、上海智能家居展和上海智慧办公展同期举办,打造跨界智能盛会。为应对市场的庞大需求,Parking China 2022将聚焦多个智慧停车生态圈的热门话题,带来一系列的创新解决方案及产品,助力业界把握市场脉络。本届展会将通过产品展示及配套同期活动全方位呈现智慧停车的各种焦点技术和议题四场展会为参与者打造一站式采购平台,涵盖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商办空间、智慧楼宇、智慧园区、健康办公、节能和安防等智慧生态圈热门领域。
为宣传展示锡林浩特市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锡林浩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正式开馆。
近日,设于宁波奉化区检察院的宁波奉化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对外投入试运行以来,不断有社会各界人士预约参观。宁波奉化区检察院依托“宁波奉化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创建的“6+”普法模式获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6+”普法模式分别为“基地+网上展厅”、“基地+蔚蓝普法宣讲团”、“基地+检察官说法”、“基地+法治课堂”、“基地+模拟法庭”、“基地+巡回普法”六大模式。同时,在设备完善的实体展厅基础上,该基地还建有全仿真立体的线上模拟展厅,并创造性地使用推广“6+”普法模式,线上线下齐发力,针对不同普法条件和不同普法对象,采用最合适的普法模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普法宣传的接受度和认知度。
“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紫禁城”展开幕式12月8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举办,同时拉开了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系列活动的序幕。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举办以历代班禅及宫廷佛教艺术为主题的专题展览。
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25个典型案例之一——龙岗区宝龙街道大田世居(大田匠作文化村)已于近日开门迎客。
世界上首座博物馆就起源于大学,高校博物馆植根于大学文化的深厚土壤,是大学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2019年中山大学南校区博物馆设计施工总承包开始招标。近日,从该项目施工方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了解到,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2021年竣工。
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水乡特色的中国园林式博物馆,沿荔枝湾涌三期分为南北两岸。南岸为主馆及仿古园林建筑,主要承载展览、演出、教育、研究、公共活动等功能。
据漳州新闻网报道 连日来,位于漳州市平和县文峰镇前埔村药膳文化展示厅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正抢抓施工的好时机,加快推进项目进度,施工现场,挖掘机在河道边舞动着巨铲,正在进行土方的开挖;施工现场车辆来回穿梭,运送土方进行回填;十几个工人正在进行观景台的扫尾工作以及登山步道的施工。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展厅是展现历史文化、文物等一种展示形式,历史文化展厅的作用作用之一可以科普,让参观者通过展厅有一定的学习意义,近日,鄂托克旗蒙医综合医院骨科专家特格喜吉嘎拉在鄂托克旗民族综合职业中学成立了蒙医药历史文化展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习优秀蒙医药历史文化。
随着金秋的脚步临近,上海即将迎来展会季的高潮。9 - 10 月期间,众多大型展会将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相继举办,吸引着全球目光。这些展会不仅是企业展示产品与技术的舞台,更是行业交流、趋势洞察的重要窗口。究竟哪些展会规模宏大、人气爆棚?让我们一同揭开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