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有历史记忆点的物品、事件、人物,我们都不应该遗忘,2020年是我们向小康社会迈进重要时刻,时代在进步,历史一定不要遗忘,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进程中形成的乡愁文化,应当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源泉所在、灵魂所在。近年来,很多有特色、有历史遗迹的乡村在政府的投资和领导下,通过建设民俗家风展厅、村史馆、修乡镇志和村史等方式,传承优秀的村风、家风,让乡愁文化得以延续。不管是村史馆还是民俗家风展厅,一件件物品承载着一段段历史,一幅幅图片记录着一个个进程,一处处实景浓缩着一缕缕记忆,成为村民们传承历史文化、促进乡风文明、承载乡恋乡愁、提升村民素养的新高地。
1、浙江环溪村乡愁文化展厅
在浙江环溪村,该村以《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第十四代后裔族居地为文化底蕴,深入挖掘莲文化内涵,并融合家规家训家风,搭建释放激情、传承乡土文化的大平台,如今已成为村民自豪的美好家园、吸引游客驻足停留的金字招牌。这种保护传承乡愁文化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只有重视、挖掘和利用好乡愁文化,才能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绝源泉、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环溪村特色建设
2、东陬村民俗家风展厅
山东省曲阜市息陬镇东陬村的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由村里修缮建设的村情民俗家风展厅正式开放,走进展览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方形大桌台,煤油灯、织布机、出行用的大木车、耕地的木犁等,勾起人们特别是老一辈村民的许多回忆。村情民俗家风展厅以文化遗存、图文资料等方式,全方位展示村情村史、风俗民情、村规民约等本土文化。
东陬村民俗家风展厅
不管是乡愁文化展厅还是民俗家风展厅,都是把村情民俗展示室把村史村情带进乡间,让产业发展走进民间,传承中有特色的乡愁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送入群众心间,增强了村民乡土情谊,提升了村民荣誉感和自豪感,成为基层群众忆古思今、自我教育、凝心励志的“精神家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展会的加速推进,展览设计行业在2024年广州地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在这一年里,广州的展览设计行业不仅规模持续扩大,而且设计理念和风格也在不断创新,为广州乃至全国的展览设计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随着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运用到日常。1月6日,上海博物馆与科大讯飞、阿科瑟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三家前沿科技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迈上“智慧场馆”建设的快车道。澎湃新闻获悉,上海博物馆此前根据自身特点提出AI展厅导览和AI文物科研两方面场景需求,其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建设方案被确认为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19个试点应用场景之一。
今年这个春节,原本接客量巨大的全国各地博物馆相继关闭线下展馆,取消多项原定在春节期间推出的文化活动。在无法出门的日子里,除了捧着手机刷微博、煲剧、打游戏、发呆之外,还能干什么? 杭州多家博物馆(浙博、浙美、国丝馆、自然博物院)因地制宜开展了线上展览、展示,足不出户,不仅重磅大展看个够,有的还打包了一年的精彩讲座,向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
城市展览馆作为“城市会客厅”,通过特殊的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展示了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发展经历、建设成就和未来憧憬。而精准脱贫展览馆可以了解到慈善助力构建美好生活和脱贫攻坚的成果,以及给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带来的巨大变化,一览当地扶贫攻坚工作的奋斗历程及成果。
展会推荐了多家专业的展台搭建商,如信可威展览设计搭建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创意设计、施工搭建、现场管理等,能够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个性化展台。
此次地下库房改造项目还包括了修建一条通道,这条通道连接着地下库房和负责故宫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的故宫文物医院。“此后,故宫地下一、二、三层库房需要修复保护的文物,不用再上到地面,而是直接从这条通道去文物医院。更安全、便捷、环保,修复完成,再经由通道回到地下库房。”单霁翔院长介绍说。
文化展厅有助于宣传展示,展厅起到宣传展示的功能,尤其是市文化展厅对于青少年宣传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昨日,为响应全国科技周活动,充分展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成就,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氛围,8月23日-29日,烟台市市场监管局将开展为期一周的科技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科技战疫 创新强国”。
从浙江省博物馆获悉,浙江省博物馆将于3月26日(本周四)起逐步恢复对外开放,实行网络实名制预约参观。
2021年下半年,随着中国疫情形势的有效控制,经济生活有序恢复,居民消费活动日渐活跃,皮革行业内需市场销售逐季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