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址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遗产,蕴含了古代社会各方面的信息,那么如何针对遗址的保护,可增设遗址文化展厅,借助于遗址展示提供的场所,利用相关手段展示与遗址相关的传统文化内涵,其有益于全面诠释一个遗址的传统文化特色,加深人们对考古遗址和相关历史文化的认识。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
大众网·海报新闻东营5月24日讯(记者 唐梦琳 李娜娜)近日两会热点,“海北遗址就位于我们垦利区胜坨镇海北村村北,有着重大意义和文化历史。”今年垦利区两会上,人大代表苟增友建议在海北遗址增设文化展厅,弘扬当地历史文化底蕴。
据介绍,海北遗址位于垦利区胜坨镇海北村村北,2006年4月11日上午,经村民苟增林等三人发现后报政府相关部门,后期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出土了大量砖瓦残片和陶瓷标本、少量铜钱,还有建筑构件及少量完整陶瓷器物。根据钻探,结合出土物判断遗址年代为北宋金元时期。前期,在文化部门的指导下,海北遗址考古发掘已经完成了两期。第三期海北遗址考古发掘将在2020年开工,遗址的发掘将对研究宋元时期瓷器贸易、古港口、古海岸线变迁、大清河、古济水河道变迁等有重要意义,为海北遗址做为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点提供有力实证。
胜坨镇海北村海北遗址考古工地现场
然而,在前期发掘过程中发现的文物大都被收藏在垦利博物馆,并没有让历史文物真正走入当地群众生活,让历史文化沁入当地百姓心田。
对此,苟增友建议: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建设海北遗址文化展厅,把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收藏在当地展厅,让当地百姓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历史文化;二是支持当地发展文化旅游,让更多地人了解海北文化,让文化走出去,让文物活起来;三是要加强文物的保护力度,通过让专人维护、专人管理等方式加强海北文物的保护,确保文物在展览的过程当中不会受到损坏。
图文来源网络,文章节选《两会声音|苟增友:建议增设海北遗址文化展厅 弘扬传统文化》,转载是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在线联系删除!
为防止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播,保证参赛各方安全,决定不面向境外观众售票,仅面向境内符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的观众售票。
2024上海国际汽配展的举办对于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展会将展示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促进汽车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其次,展会搭建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国内外汽车零配件及维修检测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最后,展会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前沿领域的发展,为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22年上海国际智慧停车展览会 Parking China由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上海红杉会展、 中国城市停车行业协会联盟举办,举办周期为:一年一届,本届展会将在2022年08月31日举办,展会地点中国-上海-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展会预计展览面积达到28750平米,参展观众数量达到30374人,参展商数量及参展品牌达到280家。
据外媒报道,现如今艺术家们可以使用各种复杂的工具来进行艺术创作,但在36,000年前还没有先进的iPad或平板电脑。史前人类利用洞穴进行艺术活动,而法国肖维岩洞(Chauvet Cave)恰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史前艺术遗址之一。由于它也不对公众开放,所以人们不不可能自己进入。
南昌新闻网讯8月29日记者获悉,在南昌R产业基地,“VR+5G” 展厅建设如火如荼,预计9月25日完工。据介绍,“VR+5G” 展厅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是2019世界限产业大会着力打造的一一个特色亮点。该展厅融合运用VR、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生动展示江西文化、智慧医疗、政务服务等“江西主题”,打造既具有行业先进理念,又展示W产业规划全景的沉浸式体验区。
“转基因”一直以来是热点话题,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贸易问题、社会问题乃至伦理问题。日前,位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闵行院区内的首个“VR+转基因”科普展示厅正式启动,上海首个VR+转基因科普展示厅旨在进一步提升市农科院科普能力和科普效果,增强公众对转基因的科学认知。
最近一段时间比较热门的词,大概是5G,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5G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在VR/AR、自动驾驶、智能假造等场景中有广泛应用。那么,5G技术到底能为VR/AR提供哪些支持?5G时代,AR/VR体验又将拓展出哪些值得期待的应用场景?作为4G网络的升级版,5G何以成为VR/AR市场的引爆点?
由于天津博物馆展厅进行5G设备安装施工,五楼“智启津沽—严修与天津近代文化教育”“砚拓—天津博物馆藏古砚与拓片展”“殷契重光—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特展”“镜影—天津博物馆藏古代铜镜展”展厅将于11月7日(周四)交替临时关闭,施工完成后正常开放。
国内第一家以民间金融为主题的博物馆,选址位于广州昔日的金融商贸中心、原为民国金城银行旧址。博物馆面积约为780平方米,首期投入资金为300万元,利用实物、历史图片、场景再现、互动游戏、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展示从西周时期到近现代,以民间信贷为主要形式的民间金融发展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