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久远,内涵丰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蕴含着民间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承载着特有的文化魅力。位于市文化馆内的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就是重要的非遗展示场所。近期经过调整布展,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重新亮相,增添新展品,增加新互动,耳目一新,焕发新机。
展板呈现内容丰富
展厅木质边框展板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几个大字,融合了雕版印刷和木雕的非遗技艺,显得格外古朴大方。展厅四周墙壁,木质的边框展板,勾勒出一项项非遗的传奇神韵。
19项国家级“非遗”,比如扬剧、清曲、扬州弹词等,也都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呈现。而省级非遗、市级非遗,则是用表格进行陈列,让人一目了然。
文化长廊一点就知
文化长廊
除了展板的内容,还有实物的展示,呈现扬州非遗之美。檀木制成的古筝,稍一弹拨,就有清澈如水的乐声流淌而出;绒花制成的孔雀、小鸟,栩栩如生,仿佛只需一声叫唤,就能破壳而出;刺绣而成的虾图,神态鲜活,如同正在小溪中戏水;金银细工的骏马,马鬃飘扬,马蹄腾飞,气势恢宏,扑面而来。
高科技的运用,更是让展厅的呈现有着现代感。文化长廊是一条流动的电子屏幕,上面不断滚动着“雕版印刷”“广陵古琴”“扬剧”等非遗项目,如感兴趣,轻轻触碰,就会出现项目介绍、专辑、相关资讯等,比如点开“雕版印刷”的专辑,就是一部长达10分钟的纪录片,从历史渊源到工序流程,都有鲜活可见的呈现。而在这条文化长廊中,不仅有扬州的非遗项目,还有外地的,比如越剧、藏戏、端午节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本报讯 (深圳侨报记者 柯东波) 近日,市侨商智库研究院打造的线上展会服务平台“侨交会深圳云展厅”项目正式上线。该展厅集数字展厅、商家中心、服务专区与直播圈四大核心功能于一体,可满足企业展览展示、交流交易,以及开展国际贸易相关配套服务等需求,为企业提供线上展览和贸易对接洽谈服务。
简介: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址设在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堂)内,全馆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由几个四合院将大小19座建筑联为一体,形成以中轴为主线,东西配殿,外设厢房的严谨对称布局,具有岭南建筑的鲜明特点。因此,人们概括为"深三进,广五间,九堂六院"。
记者日前从绣山公园管理所获悉,历时半年的改造提升,绣山公园杜鹃文化展厅正式开门迎客。市民今后在绣山公园赏花、观鱼、踏溪嬉戏外,又多了一个了解杜鹃花科普知识、感受杜鹃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2022年中国电子展览会(深圳电子展览会)由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举办,举办周期为:一年一届,本届展会将在2022年04月09日举办,展会地点中国-深圳-福田区福华三路-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区),展会预计展览面积达到105000平米,参展观众数量达到100000人,参展商数量及参展品牌达到1300家。
12月3日,记者从济南市博物馆了解到,因展厅内部休整,济南市博物馆将于12月10日(周二)至12月16日(周一)闭馆,12月17日(周二)恢复正常开放,前来观展的市民游客可避开此段时间。
疫情的出现,让国内很多企业开始着手线上展示,当下比较火的直播就火了很久了,而线上VR展厅的出现,也让博物馆有了新的机会,其实早在前几年,各大博物馆就开始研究线上展出的形式,而抖音作为当下最流行的视频平台,2月20日起,推出“在家云游博物馆”活动,通过直播,视频的形式让用户在家就可以游览包括湖南省博物馆内部的全国著名博物馆的精品馆藏。
昨日,记者从南头古城博物馆获悉,因设施改造,南头古城博物馆需临时闭馆2周,从10月19日起至11月2日将暂停开放和参观预约,11月3日恢复开馆。
黄花岗起义指挥部旧址(即“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是一座占地面积443平方米、四进深院落式的平房,也是一座颇具岭南民居特色的青砖大屋建筑。它坐北向南,占地五百余平方米。其中前三进之间建有天井.而第三进与第四进之问隔着一条走巷,巷的东端有一扇小门通向小东营。
历史陈列馆作为进行党史教育、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之地,很多有着丰厚党建历史的地方都有历史陈列馆,这些陈列馆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让我们牢记历史,更让我们接受好的正面的党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