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落户首博
今年中国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7日至18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为配合“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的举办,北京地区博物馆和相关文博单位将围绕“博物馆的未来”主题,从“红色传承、惠民服务、社会教育、学术交流”四个层面,组织开展百余项专题展览和文化活动。其中5月18日当天,北京地区近10家博物馆将延时开放.
数字化体验展厅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配合展厅空间布置与灯光形成沉浸式的体验空间,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全方位的调动参观者的视觉,听觉与触觉,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信息的洪流,完成一次美好的参观体验。12月29日下午,大理州博物馆数字化体验展厅开展仪式在大理州博物馆广场举行。
近日疫情在国内初步得到了控制,各省市也下发了针对聚集性活动的指导文件,指导意见中“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可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等”,所以各大博物馆也开始了线上+线下展厅相结合的方式开放给游客们,疫情的出现加快了博物馆数字化进成,尤其那些还没数字化的博物馆等展馆,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未来肯定是两种方式相结合来提高游客不同体验,目前,数字化技术已经在博物馆及展览馆等诸多场所实现,而且效果很好,对于线上这种方式,来看看最近实施比较好的博物馆,近日,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滨海新区博物馆顺利完成数字化,虚拟展厅近日正式上线。体验者用手机即可访问滨海新区博物馆的虚拟展厅进行参观。
近日,深圳南山博物馆发布通告,因展厅临时检修,南山博物馆四楼“南山改革开放史”展将于10月12日至10月18日闭展七天。
自从国务院决定从2014年起,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2020年是第7个国家扶贫日,这天同时也是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近日,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展示厅在北辰区双青新家园设立的分馆正式亮相。展厅面积365平方米,汇集了甘肃、河北、新疆、西藏等地的肉蛋奶、水果、杂粮等优质农产品,为周边居民选购提供了便利。
亚运会亚残会博物馆馆内展示面积2500多平方米,亚残运圣火广场面积1500多平方米,展出珍贵藏品、图片、影像资料2000多件(套)
在天津津南区的海河之滨,一座由32个12500平米的单层无柱展厅构成,室内外总展览面积55万平米的大型生态智慧展馆已拔地而起,即将于6月24日正式启用。 天津国家会展中心是商务部和天津市政府合作共建的重点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同时也是优化国家会展业发展战略布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辐射“三北”地区、打造全球会展新高地的重要平台
日前,“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进京作品展”和13个分展区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官网和H5页面全景展厅正式上线。观众可以通过在线展厅足不出户、身临其境地欣赏“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全部展出作品,欢迎在线观看。
数字展馆的出现,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浏览,脱贫攻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而脱贫攻坚数字展览馆的出现,可以展现贫困地区的显著脱贫效果,也可以促进各地区的交流学习,实现共同攻坚。近日,株洲市委网信办、市扶贫办联合推出脱贫攻坚数字展览馆,全面记录株洲市脱贫攻坚历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更多人体验升级,很多博物馆、文化馆等展览性活动除了线下展示外,也有开通线上展示-vr展厅,vr是近几年比较火的热门技术,疫情的发生,让更多展览行业思考线上+线下展示,2019年12月,广州奖成果展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开幕,集中展示了历届城市创新治理优秀案例。针对市民们的反馈,我们推出了广州奖成果展在线VR虚拟展厅,让市民足不出户即可纵览全球优秀城市治理实践成果。